优质生活
内容平台

绿荫不减来时路什么意思(三衢道中诗词欣赏)

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”、《茶山集》均有收录

【作者简介】

曾几(jī)(1084——1166),南宋诗人,字吉甫,号茶山居士,赣州(今江西赣州市)人。曾几学识渊博,勤于政事。

【创作背景】

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。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,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。

【字词解释】

三衢道中: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。三衢即衢州,今浙江省常山县,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。

梅子黄时:指五月,梅子成熟的季节。

小溪泛尽: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。小溪,小河沟。泛,乘船。尽,尽头。

却山行:再走山间小路。却,再的意思。

绿阴:苍绿的树阴。阴,树阴。

不减:并没有少多少,差不多。

【原文翻译】

梅子黄透了的时候,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;

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,走到了小溪的尽头,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。

山路上苍翠的树,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;

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,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。

【实战演练】

此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?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对此诗作简要分析。

答:诗人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,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的心情。首句 “日日晴”,突出了诗人在黄梅雨季偶遇晴天、喜出望外的心情。 “绿阴不减来时路”,写绿阴茂盛、增添凉爽,走起路来感觉轻松。而“黄鹂四五声”,描述诗人听见寂静的山林中突然响起了黄鹂鸣叫声,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愉悦心情。

【诗词赏析】

这是一首纪行诗,全诗明快自然,极富有生活韵味。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。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,“梅子黄时”正是江南梅雨时节(黄梅天),难得有这样“日日晴”的好天气,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,游兴愈浓。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,溪尽而兴不尽,于是舍舟登岸,山路步行。一个“却”字,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。三四句紧承“山行”,写绿树荫浓,爽静宜人,更有黄鹂啼鸣,幽韵悦耳,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。

打赏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lyj0826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文章名称:《绿荫不减来时路什么意思(三衢道中诗词欣赏)》
文章链接:http://www.liezui.net/a/382291890.html

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动力!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